开元游戏水浒传
你的位置:开元游戏水浒传 > 开元游戏水浒传介绍 > 惨烈长津湖:志愿军冻伤3万,美军冻伤7千
惨烈长津湖:志愿军冻伤3万,美军冻伤7千
发布日期:2024-12-21 19:39    点击次数:193

相信下面这篇照片许多人都并不陌生,照片中的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冰雕连。这张照片哪怕看过多次,每次再看到我依然会无比震撼,震撼于志愿军经历的无比残酷的环境,震撼于志愿军钢铁般的意志,震撼于志愿军令人无比心痛的巨大牺牲。

为何会有冰雕连?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官兵在零下40度的严寒之中,在没有充足的保暖设备和棉衣棉裤的情况之下,为了伏击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军队,不得不在冰天雪地之中潜伏几个昼夜。

为了防止美军发现,这些缺衣少粮的志愿军官兵不但不敢生火做饭,甚至连大的动作都不敢做。正是这样超越人体忍受极限的毅力,让只拿着万国牌简陋武器的第九兵团,打赢了长津湖战役的胜利。

然而,志愿军因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冰雕连正是其中的一个。当时,在死鹰岭奉命伏击美军的志愿军三个连,由于环境太过恶劣,身上的单薄军衣又无法抵御严寒,最终,他们整建制的被冻成了冰雕。

展开剩余91%

而即便在牺牲之时,这些冰雕连的战士依然呈战斗的姿势。这些在战场之上被冻为冰雕的志愿军部队分别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59师117团6连,第20军60师180团2连,和第27军80师242团5连,三个连一共129名官兵。

隶属第2次战役东线战场上的长津湖战役,是志愿军入朝以来战果最为辉煌的一次战役,在此次战役中,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率领麾下部队一举歼灭了美国最精锐的北极熊团。

迄今为止,美军北极熊团的团旗依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而长津湖战役,也是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唯一一次整建制歼灭美军一个团的战役。

然而,这场战役对于第九兵团官兵们而言,实在是太苦了。由于极端寒冷的气候,这场战役也成为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之上,唯一一场非战斗减员大于战斗伤亡的战疫。

这场战役,第九兵团因冻伤失去战斗力的战士官兵高达30,732人。而这其中,2度、3度和4度冻伤占到了总冻伤人数的77.9%之巨。

这样的冻伤比例意味着什么呢?如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即便因为意外遭遇冻伤,大多数也会出现手脚发热,局部紫绀,稍微肿胀等情况,而这种冻伤甚至连最轻的一级一度动伤都达不到。

志愿军占据近80%的二度以上冻伤有多严重呢?二度冻伤,人的皮肤就会起水泡,三度冻死会出现全层皮肤坏死,皮肤出现紫褐、紫蓝、深褐及黑色等情况。而到了4度冻伤,冻伤的范围甚至会深至骨头,手脚等肢体的知觉和技能也会完全丧失,即便是在救治之后,也会出现永久残废。

除了3万多人被冻伤,甚至还有1000多名志愿军官兵被直接冻死,冰雕连正是其中之一。第9兵团为何在长津湖战役之中遭遇如此惨重的冻伤?本应该装备的防寒装备和衣物,为什么没能及时发放?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因为情况紧急,时间太紧,第九兵团根本没来得及完善装备。第九兵团原先驻扎在东南沿海一地,本来的任务是渡海作战解放台湾,然而,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美国除了赤膊上阵,出兵朝鲜半岛,还派遣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这使得毛主席1950年解放台湾的计划彻底成空。

因为第七舰队的阻拦,第九兵团也空了下来。再加上随着美军的介入,朝鲜局势急转直下,为抓住战机,扭转朝鲜战场不利形势,毛主席和中央军委不得不命令第九兵团的提前向东北进军。

而当时,第九兵团的冬装是按照南方的气候制作发放的,因此,对于动辄零下三四十度的北方严寒天气,这些冬装根本无法承担御寒的作用。也正是因此,陈毅曾专门向毛主席发电,希望宋部延期出发。

然而,由于战局形势太过紧张,联合国军根本没有留给第九兵团足够的时间,所以,毛主席不得不再次给华东军区分发电报,要求宋时轮兵团“需从速进行政治动员和军事训练,并准备先开一个军去东北“。

其次,则是因为志愿军后勤压力过大,没有足够的御寒物资。当11月份宋时轮率兵团到达沈阳时,他曾专门向东北军区领导汇报了第九兵团严重缺乏防寒装备的问题。

对此,东北军区也十分重视,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命令军区后勤部将库存的军大衣全部调给第九兵团使用。然而,由于准备不足,再加上朝鲜战场美军的轰炸有太过密集,后勤物资损失惨重,东北军区能够调给第九兵团的防寒衣物屈指可数,这些军大衣对于总兵力高达15万的第九兵团,不过是杯水车薪。

所以,当宋时轮率领第九兵团紧急开赴朝鲜战场时,麾下的15万大军不但没有足够的防寒衣物,甚至就连粮食和武器弹药都远远不足。

以第九兵团第二十军为例,当时第二十军在进入朝鲜战场之后,麾下4个师居然只有一个师勉强配齐了棉帽,其他诸如棉大衣、棉服、棉鞋等冬季御寒装备,4个师没有一个师能够穿得上。

不仅御寒装备困难,就连最根本的军粮都未能及时供应,至于弹药更乏善可陈。当时的第二十军领到的手榴弹,全军平均每个人居然只有两个。

由于仓促入朝,9兵团情况如此糟糕,那么,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军队情况又怎么样呢?

如果说志愿军与美军的武器装备的差距是代差的话,那么,志愿军与美军的后勤补给差距,就是天和地。抗美援朝战场上中美之间的差距,用毛主席的一个总结最为精辟,毛主席说,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是“钢少气多”,“钢”指的是武器装备、后勤补给等一系列的硬件条件。

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只有自己“万国牌”武器的志愿军,既没有海空军的掩护,也没有美军那样海量的坦克、火炮等先进装备。志愿军所能凭借的,就是自己的“气”,也就是战斗意志和士气。

而美军则与志愿军恰恰相反,毛主席将其形容为“钢多气少”。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美国的军队虽然拥有世界上最为奢侈的后勤补给和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是,美国军队由于发动的是侵略战争,美军士气普遍低落,战斗意志更是相当薄弱。

当然,无论美国怎样“气少”,美军凭借第一强国的强大国力和无与伦比的后勤补给能力,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之一。当时的美军在战场上有多奢侈?

美军在战斗之中使用的武器弹药不但能够近乎无限量供应,而且,在惨烈的战场之上,美军士兵甚至还能享受到可口可乐、巧克力、雪茄等堪称战场奢侈品的补给。而美军的防寒装备更是令志愿军艳羡不已。

参加长津湖之战的美国部队,不但准备了充足的御寒措施,而且,每名美军陆战步兵都配有鸭绒睡袋和防寒服,就连他们的武器装备,都有防寒配件。然而即便如此,美军依然遭遇了7300多人的冻伤。

为何长津湖如此寒冷?长津湖位于朝鲜半岛东北部地区,这块地区直接与中国东北及西伯利亚地区接壤,这块地区哪怕是在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张的朝鲜半岛,依然是环境恶劣、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

在进入11月之后,长津湖地区就进入了最为寒冷的冬季。而最为出乎人意料之外的是,1950年11月,长津湖地区还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寒潮,当时,朝鲜东北部地区温度普遍低至零下30度,部分地区的气温甚至降低到零下40度。

如此寒冷的天气,没来得及装备棉衣,又无防寒经验的第九兵团,在冰天雪地之中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军队作战,第九兵团因此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冻伤。

第九兵团遭遇如此大规模冻伤,除了缺少必备的防寒衣物外,其实也与第九兵团官兵大部分生活在温暖的华东地区,没有防寒经验,不适应极寒天气有直接的关系。

第九兵团与大部分出身第四野战军的志愿军的兵团不同,第九兵团来自粟裕麾下的第三野战军,而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第九兵团也没有驻扎在北方,而是在福建沿海一带整训,并承担解放台湾的任务。

所以,第九兵团的官兵大多数都来自温暖的华中及华南地区,就连兵员也大部分来自南方。所以,他们不但十分适应温热带气候,而且也有丰富的南方作战经验,这也是为什么第九兵团会作为解放台湾的主力。

但是,同样因为第九兵团大多数在南方地区作战,因此,他们对于北方尤其是朝鲜极寒天气极为不适应。明知情况如此,毛主席为什么依然命令第九兵团投入东线长津湖战役呢?

当然是因为东线朝鲜战场紧张的局势。自1950年10月17日彭德怀元帅率领志愿军入朝作战之后,虽然在云山等地志愿军取得了第1次战役的胜利。但是,第1次战役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打痛美军。

将第1次战役视为遭遇战的麦克阿瑟,依然雄心勃勃地提出了圣诞节前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的计划。为此,麦克阿瑟还调集了数十万重兵,分东西两路对于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残部发动进攻。

所以,虽然东线环境极为艰苦,但是如果真的放任美国东陆军自由行动,那么,拥有8万兵力的联合国军东路部队,完全有可能由东向西北方向进攻,占据朝鲜临时首都江界,并包抄西线志愿军的后路,让中朝联军腹背受敌。

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彻底击败美军攻势,挽救濒临亡国的朝鲜政权,志愿军除了针锋相对击败美军,别无选择。

而负责东线作战的美国军队分别为:美陆战一师、步兵七师、步兵三师,共计63,000余人,除此之外,还有韩国国防军第3师、首都师共计24,000余人,所以,麦克阿瑟的东线部队总兵力高达88,500余人。

东线部队不但美军比韩军多,而且,美军的三个师还都是美军最的精锐主力不但,因此,对于东线战场上的美国军队,不但要打,而且还必须是一支战斗力足够强大的主力部队来打。而毛主席第一时间想到,就是历来善打硬仗的第3野战军主力第九兵团。

宋时轮的第九兵团下辖三个军,分别为第二十军、第二十六军和二十七军,这其中,第二十军渊源最深,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第二十六军的前身是鲁中军区部队,第27军的前身则为山东胶东军区部队。

这三个军虽然起源不同,历史在解放军中也算不上最悠久,但是,在解放战场之上,却纷纷打出了自己的气势。例如,在围歼国民党五大王牌主力之首整编第74师的孟良固战役之中,第九兵团的三个军都是绝对主力部队,而且表现极为优异。

孟良崮战役的胜利,使得第九兵团不但拥有丰富的对美械装备部队的作战经验,而且,由于作风顽强,敢打硬仗,第九兵团也获得善虎口拔牙的美誉。此后,第九兵团还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和解放上海战役,表现均极为优秀。

一支优秀的部队,当然需要最优秀的将领率领,以英勇善战著称的第九兵团,自然拥有一大批素质过硬的各级将领。例如,第九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宋时轮上将,就是我军最著名的虎将之一。

宋时轮是湖南醴陵人,1926年进入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学习,1927年,宋时轮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进入红军队伍,1934年,宋时轮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早在红军时代,宋时轮就已经成长为红军的军长,他曾先后担任红30军红28军的军长,是红军的高级指战员之一。

抗战时期,作为八路军主力团团长,宋时轮一直率部在敌后坚持抗战,曾转战山西、河北、山东等多个省份。解放战争时期,宋世伦更是先后率部参加莱芜战役、蒙泰战役、孟良固战役、沙土集战役、宛东战役、豫东战役、渡江战役等战役,表现都极为优异,成为粟裕大将麾下赫赫有名的虎将。

因此,宋时轮不但拥有极为丰富的军事革命经历,也在数十年的军事革命生涯之中,淬炼出一身过硬的本领,由他率领的第九兵团自然让毛主席放心。除了司令员宋时轮之外,副司令员陶勇、第二十军军长张翼翔、第二十六军军长张仁初,第二十七军军长彭德清等将领,都是我军赫赫有名的战将。

因此,拥有一大批老红军出身、素质过硬、战功赫赫的各级将领,第九兵团又在实战中展现自己善打硬仗,善啃硬骨头的战斗力,所以,第九兵团自然成为毛主席心目中对付东线联合国军的不二人选。

发布于:天津市

上一篇:“并购大时代”来了,大湾区文投大会并购专场热议:企业如何顺势而为?
下一篇:没有了

友情链接: